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和校园稳定,按照《江西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应对新冠肺炎工作指南》和《关于精准做好全省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4月16日,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了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本次应急演练分为动员部署和实战演练两个阶段进行。为了做好学生返校后路途闭环管理、宿舍闭环管理、教学闭环管理、食堂闭环管理和应急处置闭环管理,实现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化、常态化,落实“筛查—诊断—报告—隔离”的闭环管理要求。学院科学分析,精准研判,针对性地设计策划了四大场景,让教职工明晰责任,熟悉工作流程,发现防控工作漏洞。
实战演练采取情景模拟和现场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由辅导员扮演“学生”,现场实战模拟了返校后师生出入校门及突发疫情处置、师生教学场所及宿舍突发疫情处置、师生错峰就餐及突发疫情处置和师生集中隔离观察处置等场景下的应急处置工作,为安全有序开学提供了坚实后盾。
场景一:师生返校报到日突发疫情处置
现场教职工分组扮演教师和学生,相互间隔一米,排队等候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无感冒、咳嗽症状方可进入校园。
由刘洪江老师扮演的返校职工被检测出体温达37.5℃,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将其引导至临时观察隔离点,进行体温复测,并第一时间报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后勤组立马组织校医对其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史信息调查,并将复核后的体温进行登记,现场决定将其转送至定点发热门诊就诊。排查组联系系部通知部门职工做好自我观察和报告,并安排调整其任课课程,医务组、司机在做好个人防护后,陪同发热职工乘坐“防疫转送专车”前往南昌市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场景二:教学楼、宿舍等生活场所突发疫情处置
由陶小平老师扮演的学生在校时晚上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辅导员通知防控组值班医生,医务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引导其来到临时隔离观察点,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史信息调查,并将复核后的体温进行登记上报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现场决定用“防疫转送专车”转送患者到定点发热门诊处就诊。
排查组通知该生所在系部书记和学工处老师来到宿舍,询问排查发热学生的活动轨迹、所乘交通工具、入校晨检或就餐过程周围人员,确定密切接触者;同时对患病学生所在班级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开展学生健康问询和情绪安抚工作。后勤保障处立即组织对该学生宿舍进行隔离消毒工作。同时,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向主管部门汇报情况。
场景三:师生就餐秩序及突发疫情处置
食堂采取“单进单出”管理,只设一个入口和出口,入口只入不出、出口只出不入,要求师生自带餐具、错峰就餐、打包用餐。师生用餐前先在入口处洗手消毒,随后保持距离、排队等待测量体温后进入食堂,按照分流线到达对应窗口取餐,并根据桌面贴的编号,在餐厅按位就座。用餐过程中相互不讲话,用完餐立即戴好口罩,按照指引线从另一个出口有序离开食堂。
由余涛老师扮演的同学未按规定就座用餐,经工作人员劝阻后到指定区域就座用餐,随后突然发生腹泻呕吐,经体温检测后发现超过37.3℃,值班人员立即报告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场景四:医学集中观察隔离区处置
由余涛老师扮演的学生和刘洪江老师扮演的职工经定点医院就诊后排除疑似新冠肺炎,转送返校后由后勤处安排来到医学集中观察隔离区定点隔离观察14天。医学集中隔离观察区配有专门工作人员陪同进驻开展工作,包括隔离期生活用品配送、每日体温检测上报、隔离期心理状况监测和辅导等。
本次演练是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准备工作的一次“大练兵”,既全面检验